“青医·爱问”胰腺癌早筛大模型发布,医渡科技专科大模型落地青大附院
2025-07-09
近日,医渡科技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大附院”) 联合青岛大学、北京大学和华为等共同研发的“青医·爱问”胰腺癌早筛大模型正式投入临床使用。
作为医渡科技专科大模型在肿瘤领域的里程碑成果,其通过AI与医疗数据融合构建“三级风险”筛查体系,直击胰腺癌“发现即晚期”的国际难题。
“青医·爱问”发布大模型助力胰腺癌精准早筛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被称为“癌中之王”。早期胰腺癌发展隐蔽,临床上始终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胰腺癌早筛始终是国际难题。“青医・爱问”胰腺癌早筛专科大模型的正式发布,为这一困境带来转机。
青大附院瞄准AI临床应用,依托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北京大学智能学院前沿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患者个性化临床数据,构建了“三级风险”筛查体系。该体系基于AI大模型的风险预测,从普通人群中递进筛选“易发”“高风险”“极高风险”三级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检查建议(如图所示),从而实现精准、经济、可行的胰腺癌早筛。
“易发人群”是指胰腺癌相关指标异常的患者(如血糖异常),筛选出的患者胰腺癌发病率可达普通人的50倍,建议关注相关指标变化。
“高风险人群”是AI大模型通过对“易发人群”的病历大数据进行个性化整合后,筛选出一年内发生胰腺癌风险超过普通人500倍的患者,建议进行腹部平扫CT检查。
“极高风险人群”则是AI大模型通过对“高风险人群”的腹部平扫CT进行全面分析后,筛选出胰腺癌发生概率超过80%的患者。
通过对“极高风险人群”的进一步检查,临床医师能够为患者及早确诊胰腺癌,从而实现胰腺癌的早发现、早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数据驱动AI赋能突破胰腺癌早期诊断瓶颈
胰腺癌早筛大模型是医渡科技联合青大附院共同构建,以医学数据智能平台为核心,助力院方整合900万例患者的全病程数据,构建了“跨科室-多模态”的胰腺健康数据池。
依托高质量胰腺健康大数据,AI大模型学习了从血液检查、病史、生活习惯等复杂的病历数据中分析胰腺癌风险的强大能力。此外,AI大模型更擅长从平扫CT的细微变化中寻找胰腺病变的关键证据,从而免除了患者进行增强CT检查的高辐射、高成本、高耗时。
“青医·爱问”胰腺癌早筛大模型的应用为填补国际胰腺癌早筛领域的临床空白提供了全新方案。
九年合作再升级从科研到普惠的价值落地
作为医渡科技“专科深耕”战略的典型实践,此次胰腺癌早筛大模型的落地延续了双方自 2017年起的深度合作。
此前双方已共建医学数据智能平台、全院科研数据中心,以及肺癌、前列腺癌等多个专病库,累计支持全院科研产出总影响因子超过100分。
如今,专科大模型在青大附院落地,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向更深层次——从数据治理到知识挖掘,从科研反哺到技术普惠,每一步都紧扣医疗价值的真实需求。
医渡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徐济铭表示,依托医渡科技在医疗大模型领域的技术优势,可系统性地将诊疗经验和临床智慧转化为可量化、可计算、可复用的智能化解决方案。这种以真实临床需求为驱动的专科大模型研发,为攻克复杂疾病诊疗难题提供了创新范本。
依托“AI医疗大脑”YiduCore与DeepSeek双引擎驱动的医渡AI中台,已在20余家国内顶尖医疗机构落地。相较于通用大模型“广而不深”的局限,医渡科技专科大模型通过“医疗数据×专科知识×AI 算法”的三维融合,正推动智慧医疗从技术概念走向普惠价值。
本文为原创内容,仅供知识分享之目的,若存在侵权行为或疏漏,请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需征得本平台同意且注明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