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伟教授:我对人工智能协助医护人员 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和缓解病情充满期待

2022-01-06

二型糖尿病是中国人均寿命的隐形杀手。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最新的2021IDF全球糖尿病地图(第10版)》[1],全球每1020-79岁之间的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而每4个患者中就有1名来自中国。在过去的10年间(2011-2021),中国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增长了56%,由9000万增加至1亿4,000万,与糖尿病相关的医疗支出高达1,600多亿美元。伴随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与糖尿病相关的各种慢性病不仅会影响每个人的幸福指数,也将让国家及社会的各项支出承受更大负担。


在医渡科技于近日举办的2021医疗AI主题研讨会上,我国内分泌,糖尿病专家、世界糖尿病预防研究里程碑-中国大庆30年研究主持者和参与者李光伟教授就“人工智能(AI)在疫情新常态下对二型糖尿病的干预和帮助”发表了演讲。他指出:“我们的长期研究证明,改善生活方式能有效控制或逆转糖尿病。我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AI将被有效利用在加强患者教育及促进他们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领域,同时加快智能化信息处理及反馈,帮助医护工作者造福更多病患,降低他们的负担,解决更多临床痛点。这对我国数以亿计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病人和他们的家庭意义重大。”



以下为李教授发言的精华要点:


糖尿病的普遍危害性

 

根据我们在中国北方的统计数据,糖尿病使人的寿命减少了10年。除了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之外,包括肾功能衰竭和失明等疾病也是糖尿病人群的主要威胁。在糖尿病人群里,单纯高血糖的人仅约占55%,高达近一半的人还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肥胖这四大代谢性疾病,大大提高了这些患者的医疗开销。

 

改善生活方式是有效的干预手段

 

医学界认为,糖尿病并非主要由基因所致,不良生活方式也是引发糖尿病非常关键的原因之一,所以称糖尿病是生活方式病。以肥胖为例,长期肥胖的人会形成胰岛素抵抗,使人体内的高糖素和胰岛素分泌失衡,引发糖代谢和脂代谢问题及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全球共同倡导的糖尿病干预措施之一就是减重——研究认为,通过减重12%,60%的糖尿病人都可以得到缓解或血糖恢复到正常。

 

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老龄化时代的到来,糖尿病的蔓延在我国呈加速趋势,从改变生活方式着手促进糖尿病的改善和逆转迫在眉睫。生活方式干预也是一种治疗,能够降低糖化血糖蛋白1-2%。以我参与的大庆研究为例,经过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不仅使得糖尿病发生率降低一半,相关人群的心血管疾病也减少了27%,失明率减少66%。

 

生活干预为什么能治疗糖尿病呢?首先,运动可以促进胰岛素的敏感性,调整激素分泌,减轻压力;此外在饮食方面,每天减少摄入食物总热量和碳水化合物能明显改善血糖控制状态。近年欧洲的一个研究显示,仅靠改善饮食习惯减重10公斤和15公斤,新诊断的糖尿病人分别有60%和80%的血糖能够脱离糖尿病领域。

 

医护人员资源紧张,以及人工智能有望解决的痛点

 

然而,让患者主动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医疗资源原本就不充裕的情况下,医护人员日常诊疗工作缠身,无法对所有病患进行长期跟踪指导。“我十分期待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能辅助医生指导和监督病人的行为,结合测试心率、血压和血糖等可穿戴设备的信息输入,成为病人专属的健康管理师。此外,在取得必要授权和合规的前提下,我们还可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这些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机器学习及智能化处理,帮助后续诊断和对症下药。随着技术的发展,我相信人工智能将可以有效帮助医护工作者造福更多病患,降低他们的负担,解决更多临床痛点。”

 

李光伟教授,内分泌与糖尿病专家,世界糖尿病预防研究里程碑-中国大庆30年研究主持者和参与者。他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分泌与心血管病诊治中心主任,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主要研究领域是糖尿病及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控制和预防。他曾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是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药监局新药、进口药评审委员,并担任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副主编,中华内科杂志等多家医学杂志编委。



[1] https://mp.weixin.qq.com/s/Dvm8CPf_jMiKYyOWpG6QXg

本文为原创内容,仅供知识分享之目的,若存在侵权行为或疏漏,请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需征得本平台同意且注明来源转载。